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智能機器人廚師憑借廚藝,征服了中外友人的味蕾。智能小吃炸品機、智能炒鍋、智能煲仔飯機等烹飪機器人,使得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智慧餐廳成為了“網紅打卡地”,明明只是低頭吃飯的餐廳,卻引得眾人頻頻抬頭。
實際上,智能化應用在餐飲行業內屢見不鮮,如今企業從保持觀望的狀態已經轉變為思考智能化如何降本增效、優化餐廳成本結構。美食與科技不斷融合,讓智能餐飲不再只是餐廳場景的噱頭,其生產與研發也從未間斷,餐飲智能設備仍具備巨大潛力。
“冬奧會的餐廳場景就像一部科幻電影。”這是一位外媒對于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智慧餐廳的贊嘆,之所以有這樣的評價,主要取決于美食與科技的碰撞。此次智慧餐廳既沒有廚師烹飪菜肴,也沒有服務人員送餐,整個過程均是自動化、智能化的制作和配送。
以中餐為例,智慧餐廳中的中餐分為蒸菜、炒菜、煮菜等幾大類,而這些不同的菜品均是由分工不同的烹飪機器人制作。其中,有多種針對不同食材智能加工設備,它們完成自動或半自動加工后,由協作機器人將加工好的食材取出,菜和調料按比例自動分配好,依次倒進炒鍋里進行烹飪,炒好后自動裝進餐盤。
除此之外,還有智能小吃炸品機、智能煲仔飯機、智能“漢堡”烹飪機等不同功能的設備,來呈現不同類型的菜品。
“隔空投喂”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也成為該智慧餐廳實現全程無人化的關鍵。
餐廳天花板上的“云軌系統”可將菜品通過自動升降設備,準確投放在用餐人員的桌子上方。這也就意味著,傳菜、送餐無需人員配送,用餐人員僅需在餐位上等待即可。
由此可見,全程無人化的智慧餐廳讓餐飲智能化發展在實際應用上體現得更為具象。
餐飲智能設備早已出現在人們身邊。在前端,送餐機器人、自助咖啡機成為餐廳的熟悉面孔,在后端,自動上菜機器臂、智能配菜機等智能設備也擔任起重要角色。
尤其是在疫情以來,餐飲企業的人力成本、空間成本等壓力下,讓不少企業開始在通過數字化、智能化來降本增效上進行思考。
公司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岑村圣堂大街38號
廣州米達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2022022135號
聲明:如果本站有使用不當的極限詞匯,并非本站之意愿,本站鄭重聲明所有極限詞匯全部作廢